2023百慕大及波士顿
百慕大
会去百慕大是不是因为好奇百慕大三角,我也不清楚。小时候看机器猫大长篇的时候,百慕大三角是沉没于大西洋海底的亚特兰蒂斯王国以科技之力形成的三角形结界,最后被野比大雄为了保护沉没于太平洋的慕联邦不被亚特兰蒂斯征服所以摧毁了。不过在决定去百慕大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说那个三角的传说更多只是个传说,因为从统计学上来看百慕大三角(以百慕大、迈阿密及波多黎各形成的三角区域)里失事的飞机和船只并不比旁边的地方多很多。
本来也考虑去什么开曼群岛的(去看看各大香港上市公司的注册地到底长啥样),不过那边夏天可能比较晒所以作罢(实际上也是因为加勒比太靠南,往返不太方便)。百慕大的夏天确实很舒服,最高温才20多度,太阳晒着很温煦,不过一个不小心还是晒伤了。涂防晒霜没什么用,还是要物理防晒,穿长袖长裤之类的。
实际上去了以后,发现地图上显示百慕大附近的沉船确实非常的多,大概是因为:
- 百慕大深处大西洋的内部,周围飞几个小时完全没有任何岛屿,所以风大浪高(最高可达11层楼)
- 百慕大本身被大片珊瑚礁环绕,船只靠岸如果不小心就会触礁。珊瑚礁倒是保护了百慕大本身不被大浪冲击。
- 百慕大几乎是大航海时代刚开始就发现的地方,那个时候的船不太结实。
我是从东海岸飞过去的。也有大游轮停靠。百慕大的机场虽小但新,有航班来往纽约费城波士顿(大概两个小时)和伦敦(大概七个小时),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次往返签证等中国公民也可以免签入境,虽然可能登机的时候要跟柜台里的职员解释一番。到今天为止百慕大还是英国海外属地,不过因为离美国比较近所以英语口音和生活各方面更像美国。货币与美元以一比一挂钩,为了方便游客在花钱找钱的时候也可以用美元。街景倒是像电影里看见的英国小镇的样子,驾驶的方向也跟英国一样。这里的建筑喜欢用沉重的深色石头,所以看起来有种古韵。不过据说这里的房子平均价格为120万美元,而且外国人除了跟本地人结婚以外基本上不可能移民过来。
与开曼可以让游客租车不同,百慕大比较头疼的地方是不让游客租车。这里的车是指的一般烧汽油的小轿车,大概是因为岛上车太多。作为替代,可以租非常小的电动汽车(没提前约所以没租上)和俗称小绵羊的踏板式汽油摩托车。本来也考虑过要不要打的,不过在机场门口晒着太阳吹着海风等了一个小时还没看见的士的影子时就放弃了。岛上有比较活跃的公共交通,经常能看见巴士,所以如果时间不赶也许坐公交也行。岛上大部分路段都没有人行道所以不太适合步行。很久以前曾经有条贯穿全岛串联几乎所有景点的铁路,遗憾的是早就拆了。
小绵羊以前大学的时候骑过几下同学的,但实际上没有什么经验,幸好上路不久既适应了。动力比电动车要来得更猛,而且也不用一直担心没电。当然实际上骑起来还是比较刺激的,因为岛上很少有笔直平稳的路,大部分都是弯弯曲曲上下起伏的,而且很窄,路边有看起来就很结实的石墙(专门录了视频),感觉经常在开出路面掉下大海和撞上石墙粉身碎骨之间担忧,不知道这辆小绵羊在原产地台湾使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另外一个问题是没有手机支架,所以我是装了一只蓝牙耳机听导航,不然很容易在岛上复杂的路线里迷路。
在机场的时候问过柜台,说要自己去租车行租车,机场这边只能打的或者等公交;也许酒店那边跟某些租车行有合作,可以接送你去租车行办理手续,所以决定先打的去酒店。酒店正面向大西洋,设施风景都不错,不过就是贵。决定要去的时候有点晚,选择不多,而且又是度假胜地没有什么性价比高的。
酒店的优点是正好在岛的中部,所以最后行程就安排成一天往东,一天往西,其他时间闲逛。缺点是附近啥都没有,不骑小绵羊就什么都买不到,而且房间正面是两层楼的玻璃,没办法完全遮光,所以天亮了就很容易被照醒,晚上还有某种不明鸟类会整晚的叫,所以在百慕大没怎么休息好。
百慕大东边有一个上了UNESCO名单的古镇圣乔治,建立于16xx年,据说是最早的英国殖民地之一。当地的房子都涂得五颜六色的,看起来很赏心悦目,有种来到了人不多的圣托里尼的感觉。还有一个被废弃的教堂。在圣乔治的海滨吃了当地特色炸鱼,一种叫wahoo的鱼,肉质紧实很像鸡肉。后来发现当地翻来覆去就是炸鱼,也许是宗主国英国的影响。
圣乔治的北边是百慕大的最东、最北的角落,那里有个叫烟草湾的海滩,水清沙白,在水里游了一圈,不过百慕大可能不够靠南,水还有点冷。
去圣乔治的路上会路过一个水晶洞,其实就是溶洞,不过比国内见过的那种小很多,也没有打上五颜六色的光线,当然人也少了很多。
圣乔治的西边是岛上最大的城市汉密尔顿,有一些离岸公司的注册处,还有很多保险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所以看起来就像欧美大城市的附属卫星城一样,有些楼房。另外标志是一个蝙蝠的Bacardi酒厂的总部也在这里(原来在古巴,后来就。。。)。晚上在汉密尔顿海滨的酒店附属餐厅吃了饭,不过好像海鲜不是很新鲜的样子。因为岛上没什么物产,连淡水都要从美国进口(不然就要喝可能混合了鸟类恩赐的雨水;几乎所有房子屋顶都有特别的集雨设计),所以可能部分海鲜也是从别的地方运来的。
往岛的南部走,有两片很大的沙滩,其中没什么设施但是很大的elbow beach基本没人,设施齐全但是租个椅子既承惠30美元的horseshoe bay就满坑满谷的全是人。因为去过烟草湾就不用在这里凑热闹了。这里的沙子号称都是粉沙,实际上是淡淡的黄色,但是不能自己带回去,有单独卖的。
往西穿过一个古色古香的村落Somerset Village,就来到了最西边的海军码头。这里是深海游轮停靠的位置,还有可以出海去看珊瑚的玻璃底船。在百慕大是严禁碰珊瑚的,因为长起来很慢,但是可以靠近了看。同时玻璃船还带我们去看了近海的一艘沉船,虽然这艘严格来说是英国海军主动炸沉的。码头附近还有炮塔,一座钟楼(现在已经变成商场)和一些看起来像古堡的建筑。
因为已经多少有点吃腻了炸鱼,所以最后一晚去了附近的超市,买了材料在附带厨房的酒店房间自己做。超市里的东西大多是美国进口的,看起来比美国还要贵一些。
离开百慕大的那天下起了小雨,虽然没有前两天出太阳那么好看,不过突然想起来——这样又有水喝了。
波士顿
美国东海岸几乎所有大城市我都去过,纽约就不用说了,华盛顿、费城、迈阿密之前都去过,唯独就是最靠北边的波士顿没去过。因为从百慕大回来波士顿是少数几个可以直接飞去的地方,就顺路去了。
刚到波士顿就发现这里机场离主城区是真的近,过个海十几分钟就到了。主城区也分为北城和南城,其中北城主要是古城,保留了一些最初的模样;南城就开发的很明显,到处是曼哈顿一样的高楼大厦,不过随便走走就走出来了。
来波士顿就不能免俗的要吃波士顿龙虾。我们住的地方旁边就是好几个街市,里面有很多卖龙虾卷的地方。龙虾确实非常新鲜,虽然没有在新西兰吃过的那种刚从海里捞上来能做龙虾刺身的那么新鲜,但肉质仍然弹牙鲜甜,一吃就比在百慕大吃的可能冷冻了若干时日的要新鲜很多,但在波士顿的几天时间里多次吃过龙虾(和生蚝)后也终于失去了兴趣,不再感叹波士顿人可以每天吃到便宜海鲜是多么幸福了。
此行在波士顿吃过的最好的海鲜,就是在刚从南城进入北城没多远的时候,在yelp上查到的一家评分很高的店铺。因为恰逢这家中午开门,所以门口的队伍看起来不长,结果因为我们来的不巧,前面的人已经把店内不大的空间给塞满,我们只好在寒风中又站了一个小时才吃上,而且跟我们一起排队的还大都是亚裔面孔,有一个单人的小哥因为不想等,就去旁边吃龙虾卷了,还叫我们一起,不过一听说又是龙虾卷我们就谢绝了。
吃完往北走一段,就是老北教堂。这里是当年抗击英军的信息中转站,如果尖顶上挂一个灯就是英军从陆面来袭,挂两个灯就是从海面来袭。毕竟北美反英的核心就是从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的(现在有个复刻的船在当年倒茶的位置)然后打响第一枪的莱克星顿也就在波士顿西边,还有英军枪杀波士顿市民的纪念位置。波士顿的大部分史迹都是跟反英有关,也无关乎当地的文化衫都写着“我们太酷了,不适合英国来统治”(不知道百慕大人看见了会怎么想)。总之就是当时英国缺钱,需要从北美殖民地敛财,结果税高到大家受不了了。
为了方便游览,波士顿市政府专门用红砖把所有的景点从北到南全部串了起来,从北边的宪法号战舰到最南边的波士顿公园 Boston Commons,只要沿着这条实体的红线一直走就可以,如果走的快的话大概一天就能看完。这个办法以前没在其他地方见过,不过确实很方便。我从住的酒店沿着红线往南走,结果没走多远就到了终点的公园,而之前还专门坐地铁来过。公园北边就是新的顶着金顶的麻省州议会,西边是公共花园(跟公园差不多,但是风景略好)。另外比较突兀的是粗旷主义的新市政府大楼。
波士顿作为一个古城,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大学多。这次行程也去了哈佛(太大了只走了下yard和法学院,其他时间主要花在了coop里看书)mit(走错了没看见正面草坪)和bu(虽然小说里写过,但写完了才第一次去),其中感觉个人比较喜欢bu(其他两个也实在是高攀不起),大小中等,建筑古朴而雅致,风格比较统一(也有过于出挑的),而且线性校园沿查尔斯河一字排开,一面是绿线电车,一面是水景(虽然有高速路的阻隔),感觉非常的舒服。哈佛太大没办法一次走完,mit看起来确实有工科学校的硬朗风格。另外还在主城区看见了一所叫suffolk的大学法学院。
在波士顿除了来的时候和走的时候打的,其他时候都是靠脚和地铁的。没有想到的是波士顿的地铁这么有性格,首先虽然是美国的第一条地铁,但是很干净,没有纽约地铁那种脏兮兮黏糊糊到处能看见脏水和老鼠的垃圾场感觉,不管是车站还是车厢都在及格线以上,大概是正常美国机场那种干净。地铁里的装饰也比较多彩,不像纽约地铁比较单调(但也能说纽约地铁是保持了最早的马赛克设计,虽然已经脏到不容易看出来)。可能因为人不多,车站和车厢里都比较容易找到坐的位置,车站里有很多座位,车厢好像也比较大。唯一例外的是绿线,似乎是按照电车的方式设计的,在郊区走路面到了城区再走地下,也许之前去旧金山错过的muni也是这个设计吧。
也许因为来的时候是初夏,所以看见的都是波士顿绿意盎然的一面,不知道冬天的时候萧杀起来是个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