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翼杀手原著、电影及游戏

blade runner是大名鼎鼎的美国科幻电影,我也一直以来以为自己看过。直到最近因为某些原因想把类似的题材重温一遍(her、ex machina、blade runner 2049、2001年动画版本的metropolis、大友克洋回忆三部曲第一部她的回忆、另外可以的话想再看一遍新的westworld但是有点太长了,altered carbon同理),结果重看1982年版本的银翼杀手的时候才发现其实自己没有真的看过(当然看her和ex machina的时候发现自己记得的情节跟实际不一样,前者可能是第一次看的时候喝醉了,后者大概是因为看的国内版被删节了一大部分)。为什么我会以为自己看过?可能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看过菲利普迪克的原著《仿生人会不会梦见电子羊》,也玩过一部跟电影同名的游戏。

PKD的书我看过不止一本,《仿生人》算是写的比较好的。他的小说大概都属于high concept的感觉,设定比剧情本身更有趣,所以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高堡奇人》和《少数派报告》感觉都是电影比原著更好看。《仿生人》里面的剧情其实有点像《银翼杀手2049》的开头部分,一个一直在上班的人想要攒钱买一个电子羊作为宠物,但是因为有家庭所以很挣扎,这个时候工作原因他碰到了身为仿生人的美丽女孩,自己却要负责追杀仿生人。背景设定大概跟1982年的银翼杀手一样,但是整体的氛围和调调其实是不一样的。原著比较贴近生活,有些幽默和琐碎的日常感;电影比较唯美,得益于画面的表现和音乐的烘托,成为一代经典。

写《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 的william gibson曾经提及,说自己本来写的这部小说跟1982版本的电影很像,结果刚写好就发现电影上映了,自己又花了一年时间重写。虽然后来的剧情很不一样(而且可能得益于他重写了所以他创造了赛博空间的写法)但两者的调性确实有点像。

而那部我以为根据电影剧情改编的1997年的游戏,上网搜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剧情并不紧跟电影本身。游戏本身也很有名,是由开发红警的西木头做的,而且卖的很好。我大概是玩了不知道哪里借来的中文版,所以对场景有印象,因为场景是跟电影一样的。游戏是当时很火的冒险类游戏,即主要过程是对话、探索场景、发现线索,当时浅浅玩过的几个lucas film做的full throttle和grim fandango(都刚买了重制版,准备有空再玩下试试)都是这个类型,不过大部分游戏都没汉化,而这种游戏剧情非常重要,看不懂几乎玩不下去,甚至不能像即时战略或者射击游戏那样至少玩个响。但因为银翼杀手的这个游戏有中文版,所以大概还在中学的我也能玩并且打穿了。

现在重新看当年的游戏剧情,其实非常粗糙,大体上就是一个警察负责追捕逃跑的复制人,同时一边击败腐败的上级一边逐渐了解自己的故事。因为法律等各种原因游戏没办法直接套用电影的剧情,而是重新写了一个跟电影平行的剧本,所以我对电影版的剧情感觉新鲜事出有因。游戏的特色之处在于剧情里有很多随机的地方,并且有13个不同的结局,剧情还会在主角活动的时候自顾自的向前推进(比较像现实世界而不是像游戏世界),所以如果想要体验到所有不同的剧情据说要重复玩上千次才有可能见到。也正因如此很多人为这样复杂而真实的设计而折服,也有人认为剧情为了实现不管怎么随机都说得通而显得过于松散,但从结局来说这个游戏是叫好又叫座的。得了很多奖项和提名还卖的很好,所以我才有机会玩到中文版。

另外,1982年版的银翼杀手虽然老,但确实是赛博朋克这个题材里的经典。光是看着里面用各种充满细节和生活气息的实物所搭建的大雨倾盆的2019年的洛杉矶(当然跟现实不一样),以及现在看起来更像是retro tech复古科技的各种液晶字符显示器,看着就非常身临其境有感觉,现在的几个电影特效是上去了,但是场景好像还没有之前的细腻。

而且我还因为之前在哪里读到过,以为老版的电影是在香港拍了一部分,实际上只是导演说自己拍的电影好像是坏天气的香港,拍还是在加州拍的。其实电影里有几个画面闪过一些不知所云的中文,跟我去过的洛杉矶市区也很不一样,倒是有点像过去的洛杉矶Noir电影的调性,大概是过去好莱坞电影《中国城》的影响。另外电影的一部分版权在邵氏手里(到处修逸夫楼的那位),还有几个演员好像是香港人,所以某种程度上可能这也能算是有一点点香港制造的成分吧。

Writ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